第126章 同中书门下三品-《[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3)页

    而每间屋舍,前后还都站了维持秩序的兵丁,和吏部的监考胥吏。

    身着紫袍的王老尚书,带着姜沃和裴行俭在都堂内的巡视考场。等转过一圈,回到前头正堂坐下来。

    姜沃和裴行俭,都感觉到对方松了一口气。

    终于,终于告一段落了!

    到洛阳宫这几个月真是片刻未闲。

    然而正端了茶杯的王老尚书,见到有些松泛了神色的两人,忽然开口道:“小姜、小裴啊……”

    两人闻言齐齐起身。

    王老尚书带了笑意问道:“你们是不是忘记了——要开始准备贡举事了。”

    姜沃和裴行俭:……

    是哦,每年十月,诸州学子入京备考。

    然后明年二月,还要贡举考!

    王神玉已经给王老尚书写了好几封信了:长安城已经有学子陆陆续续到了。他自己独理此事也太累了。

    表示哪怕圣驾不回来,裴行俭也得回来!

    字字如泣血。

    而听闻此需求的裴行俭:……我的命也是命啊。

    他转头以求助的眼神看向姜沃:救救。

    *

    其实这几个月来,姜沃也想过这件事。

    她记得,自中唐以后历朝历代,科举并不是吏部负责主办的,而是礼部。

    其缘故,她也细思过了。

    此时正好提出:“老尚书,若是咱们将贡举事交出去呢?”

    也已经累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王老尚书顿时眼睛一亮:“交出去?具体说说!”

    裴行俭立刻起手姜沃倒茶。

    姜沃含笑接过,然后对王老尚书道:“吏部原就要掌官员的选授、勋爵、甚至还有每年的功考。再加上贡举事。”

    “公务繁杂、诸事同担,恐忙中出错是一回事。”

    姜沃道:“更有个缘故一直在我心上记挂着——老尚书觉不觉得,吏部在官员任免上的权职太重了呢?”

    王老尚书与裴行俭皆是神色一凛。

    如今没人觉得吏部权职太过,是因为科举入仕,还不是入仕的主流途径,属于放在吏部顺手办了的事儿。

    但只看皇帝的圣意,就能预料到接下来数年,科举入仕的官员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士科分量会越来越重……

    到了那时候,若贡举事还在吏部手里,岂不是成了——吏部行贡举选学子,然后吏部再开‘资考’为这些学子授官,最后还要年度考核这些官员——那,从此后选出的官员,是不是与吏部捆绑的太深了?

    姜沃轻声道:“就比如上一回贡举,老尚书是‘知贡举’,我为副手。考中的进士,可都要叫老尚书一声座主。”

    “老尚书自是心中坦荡,不会私偏于人。但旁人未必如此想。”

    王老尚书越听越严肃。

    很快决断道:“若如此说,贡举事实不该留在吏部了。”

    吏部职权太大,圣人将来终究不能放心。

    且事情越多,越难尽善尽美。与其将来担着圣人猜疑,再被旁人抓到吏部出了错,被罢免掉职权。

    还不如主动分权给圣人看。

    至于分给谁,都不用姜沃再说,王老尚书和裴行俭很快都想到了:专门负责各种典仪的礼部,就很合适啊。

    这项光荣而艰巨的工作,还得礼部顶上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