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经此一事,恰逢朝廷又在备战百济。 许李两人,就准备把刘仁轨这个刺头扔到海外去飘着。 许敬宗作为门下省一把手,要捏个五品给事中的错处太容易了。 原本他们还担心,吏部会在其中调查阻拦此事。 没想到,吏部姜侍郎亲自批了准刘仁轨调离门下省。 虽说没有按李义府的心意,给刘仁轨削成白板,让他以白身去军队中。 但刺头走了就好。 李义府继续快乐卖官。 * 作为吏部侍郎(人事主管),此次调任事,姜沃是特意跟刘仁轨谈过话的:组织上知道这件事不是你的错。你是秉公行事,倒是上峰褊忌。 故而此番吏部按照许侍中之言,将你调离门下省送入军中,并非贬黜,而是量才而用。 且这一回征百济,是有李勣大将军和苏定方大将军两人亲自挂帅。 正是最好的教学战。 刘仁轨也很干脆坦率,欣然领此军务,甚至还跟姜沃直白道:原以为把李侍郎得罪死了,又把顶头上峰许敬宗的面子扫了,得被罢免官职呢。 没想到此番还能留住个五品官位。可见已然是吏部回护周全,圣人宽容大量,他必尽忠职守! * 姜沃知道他会的。 史册上,刘仁轨在之后几年,一直镇守百济,并于白江口一战,稳定发挥大唐武德,以少胜多,大破倭国水军。 打的倭国迅速‘认清形势’,终唐一朝,再没有主动敢招惹过大唐,而是一直保持积极靠拢不断‘学习’的模式。 姜沃并不是坐在长安城里,空想倭国的银矿。 而是,早就送去了这位能镇压新罗、百济、倭国的硬核狠人。 其实非得这般硬核狠人,而非君子,才能制住某些外夷。 姜沃知道,别看现在新罗被百济和倭国联手打的嗷嗷叫,哭唧唧来大唐求援,一副忠臣虔诚状。 但在大唐灭掉高句丽和百济后,新罗作为朝鲜半岛剩下的唯一本土大势力,越来越膨胀。在大唐的安东都护府内迁后,新罗就趁机算是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那时候,新罗已经忘记了,因‘百济阻拦他们给唐朝上贡’,他们曾向大唐求援的旧事。 反而摇身一变,也开始阻拦倭国给大唐进贡,甚至是阻拦倭国遣唐使。 有的外夷,真的是只服武德。 还非得是刘仁轨这种狠人的武德才管用。 ** 显庆五年,三月底。 东征百济的水路战船,已经能遥遥望到陆地的之时,走陆路进入辽东的李勣大将军,已经先一步到达高句丽地界。 正在漫山遍野抓叛军中。 此事颇耗时间精力。 这日,先锋将薛仁贵抓到了一条大鱼。正是负责与百济国联络的高句丽叛军。 从他口中,李勣大将军‘亲切问出’了一些百济都城泗沘城的防守情报。 思量片刻后,李勣决定派人快马将此信送与苏定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