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流放咸海放马-《[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王神玉作为吏部尚书,要签署许多份最后的授勋文书。

    尤其是一转、二转的授勋,数量很多,此时王神玉签了片刻,都觉得快不认识‘骑尉’两个字了。

    他停下笔,准备换换脑子。

    “有无什么除‘授勋书’之外的公文?”

    姜沃闻言,心情愉悦道:“有,李义府的流放公文下来了。”

    王神玉颔首:“好,先来复审这个吧!”

    *

    说起李义府流放事,时间门要倒拨回去一月。

    从三月起,每回大朝都在为《姓氏录》和‘禁婚令’庭辩。

    世家拿出了很早就会用的一招:不能解决一件事,那就解决掉提出这件事的人!

    许敬宗为人谨慎,虽善承上意,但本人没有什么明显的为官把柄落在人手里。

    世家就决定先干掉李义府。

    而且,李义府本人的毛病也实在太多了。不单是世家针对他,寒门清流官员也反感他—

    —本来朝廷裁入流官后,各个署衙的人手补充少了,相对而言公务就多了。

    结果李义府还屡屡卖官,往官员们手下塞一些不中用的胥吏,不但无助于公务,有时候还会闹出岔子。

    着实给不少朝臣烦的要命。

    此时见世家搜罗了李义府的罪证弹劾他,许多原本独自一人不敢得罪李义府的朝臣,也都趁机纷纷上书。

    面对朝上无数弹劾,姜沃都感慨:能混的所有人都不喜欢,也是一种本事啊。

    李义府起先是不怕的——

    今岁圣人圣躬一直不安。四月京城初夏后,更觉精神不济,基本除了大朝会和军国大事外,其余诸事皆委皇后。

    更有旨,示朝廷诸臣:“朕苦风眩头重,目难视物,百司奏事,使皇后决之。”[1]

    故而李义府不怕:他提出‘禁婚令’折世家名望事,可是皇后暗示的。

    那朝臣弹劾他怕什么?

    皇后自会保他的!

    起初似乎也是这样。

    所有弹劾李义府的奏疏,皇后都未理会,只是暂且压下,道命大理寺细查后再论。

    至四月里,皇后还令李义府带领礼部郎中孔志约、太子洗马史玄道等人,一起编《姓氏录》。

    李义府越发觉得皇后力保他。

    于是格外勤快起来,花了一月时间门,便修成永徽年间门的《姓氏录》——完全按照‘得皇朝五品官者,皆升士流’的标准。

    于是,继贞观年后,朝廷再次修成了一版令世家吐血的氏族志。

    当然,世家是不肯承认这是一本《氏族志》的,从此后只以‘勋格录’称之。

    《姓氏录》修成颁布天下,倒是禁婚令,朝中并未颁布。

    世家们刚稍稍松口气。

    谁料李义府又再次积极上书:奏请收天下《氏族志》以及民间门的世家谱牒本焚之,从此只见朝廷新颁布的《姓氏录》,其余都不作数。[2]

    此奏一出,再次捅了世家的肺管子!

    合着这朝上就显着你李义府了是吧?!

    真当世家都死绝了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