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朝堂如浪-《[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此时便回答道:“若是路上没有风雨耽搁,应当到了。”

    圣驾离开洛阳城后,媚娘倒是比从前更忙——因皇帝不在,万事才要更谨慎。有些小疏漏,皇帝在时还无妨。若是皇帝不在,闹出什么事儿来,才显得她这个皇后无能。

    因而直到今日,媚娘才有空歇歇,邀姜沃一起于湖上泛舟,还备好了酒馔。

    **

    这日下晌,李治到了黔州万岭谷。

    入谷后不久,转过一道山弯,便见豁然开朗,疏落几处房舍。

    且说此处的房舍图,还是当年李治亲手交给兄长的,他自然在图上见过万岭谷的样子。

    如今卷图成真——山明水秀,有竹林有清溪的山谷,几处房舍恰到好处地坐落在其中。

    但真正走过去推门而入的那一刻,李治竟然有些恍惚:到底是画卷成真,还是他自己走进了画中?

    大约是万岭谷没有其余人居住的缘故,李治发现,门上连锁条都没有,一推就开了。

    他望着院中摆设:一株海棠树下放着两把躺椅,一如当年昭陵凝英殿院中。

    方才门口的亲卫已经与他说过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公子都会上山。

    算时辰,差不多快要回来了。

    李治就走过去坐在其中一张竹木躺椅上,仰着头看云。

    自从做了皇帝后,他好像也很久没这样看云了。

    黔州多山,在此处看云,竟然真有些像昭陵处的青山白云。

    *

    直到门扉声响起,李治才坐起来,正好与进门的兄长四目相对。

    一瞬间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李治来之前并未书信告知兄长。

    因此李承乾见到院中身影时,一瞬间是怔的,也有些讶然,但很快归于平静。

    李治望着兄长——在他眼里,大哥与十一年前从昭陵离开时并无变化,令他安心。

    虽说在李治眼里,兄长一切如旧,然在李承乾眼里,相隔十余年,弟弟却是变了的。

    哪怕面容没什么变化,但多年帝王,早已由内而外改变了一个人。

    虽说李治就这样简单坐着,穿着的也是常服,但李承乾却从他身上看到了曾经父皇的影子……不,是帝王的影子。是在一个位置上坐久了的烙印。

    但那又如何。

    李承乾开口如旧:“雉奴。”

    听这一声,李治眼眶发烫,声音微哽:“大哥。”

    *

    李治觉得,他到了万岭谷后,非等到大哥从山上回来,才一并去探望舅舅,实在是个正确的决定。

    因舅舅见了他后,简直像是见了鬼。

    先是惊怔了好几息,以至于李治都摆手让带来的奉御赶紧去扶脉,长孙无忌才反应过来。

    接着便一连串发问道:“陛下怎么能离京至黔州?长安群臣可知?圣驾如何而来?这一路又是谁护卫陛下?京中诸事如何料理?若有军国大事,又该怎生报给陛下裁决……”

    长孙无忌越说越焦虑,神色间全然是不可置信。

    他这一串话砸下来,完全没有给李治回答的一点空隙。

    李治甚至觉得,舅舅的病都被他刺激好了,起码质问起来中气十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