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龙朔三年冬。 瑞雪纷纷。 姜沃来至吏部,站在院中看了片刻茶花。 直到听到门外脚步轻响,姜沃才转头:只见裴炎抱了一大摞公文过来。 因他一手要举着伞挡风雪,一手要抱大量公文,不免显得有几分吃力。 姜沃就上前欲搭把手接过公文,裴炎忙退后道:“怎能让尚书来拿……” “无妨。” 姜沃还是接过来,正好看到最上面一份已经写到了‘龙朔四年正月’考值事,就嘱咐道:“小裴,先别再提前写明年的公文了。” 说来,裴炎真是吏部最勤奋(卷)的朝臣了,总是提前完成公务,这个月就恨不得把下月能干的活都干了。 听尚书此言,裴炎不由一怔:正月里多节庆又多休沐,把一些正月例行要写的公文,头一年腊月里提前写一写难道不好吗? 姜沃边进屋边道:“上月,绛州都督上了奏疏,当地现麒麟。” 裴炎起初还没转过神来,还是姜沃又点了点公文上‘龙朔’年号,裴炎才想起来:之前圣人将年号改显庆为龙朔,就是因为绵州、益州等地见到了龙影。 “姜尚书是说,明年可能要改年号?” 姜沃摇头:“我只是提点你一句。圣意如何还未定,也勿要私加议论。年节下,好好歇歇吧。” 裴炎忙起身受教应是。 而腊月十五日大朝会,皇帝果然下旨,诏改明年为麟德元年。 裴炎立在朝上,当即想起几日前的事,感慨道:姜尚书不愧是太史令出身啊,对祥瑞之事真敏锐! 姜沃:其实,我只是对陛下比较了解…… ** 然而麟德元年正月,刚改了新年号的帝后,便遇到了不太愉快的事。 起因,还要从吏部上的一份奏疏说起。 去岁年底,姜沃作为吏部尚书,照例批了一份【国除名录】公文,送与御前。 所谓国除,便是哪怕出身李唐皇室宗亲,也不可能子子孙孙永远留在宗谱之上,当支脉远到一定程度,又或是一脉无后绝嗣,便要被除名。 此律正是防范皇亲宗族臃肿,朝廷要耗费太多财力物力去养宗室。 国除也是吏部与宗正寺每年都要合作的一项重要工作。 去岁亦然。双方核查过名单无误,姜沃也就盖吏部尚书印,送到了御前,皇后也是按例朱批了‘准奏’。 然而就在正月里,东宫上了谏表,以‘今岁国有祥瑞,宇内清平’为由,请旨按‘永徽二年旧例’停一年国除。 姜沃在吏部听闻此奏时,心下便是一叹。 果然,皇后很快为此事召见吏部尚书。 姜沃对着媚娘有话就直接问了:“太子怎么会忽然上这样一道奏疏?” 媚娘眉宇间神色淡淡:“我已经先召弘儿问过了。” 太子回禀的话与奏疏上差不多:父皇当年曾免过一年国除,开恩让血脉疏远的宗亲都留在了宗谱上。今岁国库丰盈,且难得四海清平无战事,又有祥瑞现世。何不再次施恩于宗亲? 媚娘沉声道:“我看的出,弘儿的话发自内心。”并不是格外要跟她这个母后对着干。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