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抬价-《[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而对大唐的道路来说,连‘雨天出行’都未解决,实在谈不上顾及高级需求。

    混凝土路就足够。

    乘坐马车感受了下混凝土路的平整无尘,帝后又下车来,一同走了片刻。

    一并下马车的姜沃和崔朝,则站在原地未动。这条路,他们已经走过很多遍,没什么新鲜感了。

    而皇帝走过片刻,回头微怔。

    媚娘见皇帝驻足发怔,轻声道:“陛下?”

    皇帝回神,笑意里带了些感慨:“媚娘,你瞧他们两人。二十多年过去了,朕这样蓦然一回头,远远望去,竟似与从前毫无分别。”

    他的目光落在媚娘如云鬓发上,今日媚娘也未戴足皇后那幻彩辉煌的钗环,只是寻常打扮,面容依旧鲜妍,也依旧是一双冷静却充满生机,令人安心的眼睛。

    皇帝再一笑:“媚娘也未变。”

    *

    姜沃倒不知皇帝间歇性‘怀旧文艺范’发作,见帝后二人又缓步走回来,很快问起了实际问题。

    “陛下觉得,臣筹钱修路的法子如何?”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好处自然多,但问题是,修路也需要钱。

    姜沃算过城建署如今自制水泥的成本,就算火山灰这种原材料由属国‘自愿友情赞助’,每修一米的混凝土路,造价也绝对比夯土路高不少。

    先别说京城外,就算是想将长安城各主路修成混凝土路,算来就是一笔巨额开支。

    而户部辛尚书,已经像那‘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春鸭一样,来吏部找过姜沃,提前‘拒绝’她了。

    辛尚书先是好生夸赞了姜尚书神思,又将那混凝土路的妙处赞了又赞,然后‘图穷匕见’——

    姜沃就见辛尚书摆着慈爱的笑脸道:“姜尚书,如此好的混凝土路,造价必是不菲吧。唉,若是国库有余钱,便给天下数百州都修上这种不怕雨雪的路才好呢!可惜啊,这几年国库度支可实在是太紧了。”

    “昨儿为了两千贯钱,国子监祭酒还在我那磨了半日,这日子真是难过啊。”

    可谓是表面好话说的天花乱坠,本质还是来通知姜沃一下:这路很好,但姜尚书要大规模修路,没钱哈!

    姜沃:……

    其实只要皇帝下旨,辛尚书哭着也得把预算挤出来。

    但姜沃想了想,与其用国库的税赋银钱,不如用富户的钱!

    其实自打第一条混凝土路修好,就有不少朝臣到吏部以及城建署打听过,想要出钱让城建署为自家门口也修一修路。

    一来为了出行方便,二来更是为了颜面。

    长安城中富户甚多,好颜面爱斗富的人也多,有的为了宴席上一道珍肴,都不惜耗费百金。

    而菜肴还得进门上桌的客人才能吃到,但这样一条路修在门口,可是人人都能看见的!

    姜沃来自于信息爆炸时代,见多了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尤其是‘高人一等’付出极高的溢价的人与事。

    因而,在她的授意下,城建署至今未松口给任何勋贵世家私人修路,哪怕是王公贵族也皆不允。

    毕竟,姜沃的‘哄抬物价以牟取暴利’的工作还没有做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