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盛极-《[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3/3)页

    因而这两年,除却军国大事,皇帝已然很少朱批了。

    今日却很罕见的,坚持于夜里写信。

    皇帝闻言抬头,对媚娘道:“正是今夜一气儿写完才好——媚娘这几日也大累了,你早去歇着吧。”

    虽然皇帝没有明说,但媚娘也猜到了,皇帝这封信,必是要寄往黔州的。

    于是她不再劝说,只是嘱咐了门口的程望山和鱼和两句,就先行离去,给皇帝留下一个安静写信的夜晚。

    屋内灯烛点的亮如白昼。

    皇帝落笔并不快,免得因眼睛难受而至字迹疏乱。

    他一笔一划写就,如这一年光阴划过。

    封禅这般盛典,这年余来耗费了他许多心血。

    皇帝也曾担心过许多次,哪怕已经将典仪都安排好了,也会因‘天灾’或是‘战事’不能行。

    此时,乾封年终于顺利封禅完毕,皇帝是欣慰与疲倦一起涌上心头——

    他终是行了有唐以来第一回  封禅。

    于是,除了封禅祭祀时,祭告父皇母后,与他们的魂魄相诉外,封禅结束后,皇帝自要即刻写信将此事告知兄长。

    “凡帝王封禅,均有《玉牒文》,祭告天地。”

    帝王又称天子,祭祀天地时上玉牒,上书告天之文——就如同臣子给皇帝上奏疏一般,皇帝给天地神祇上玉牒。

    ‘玉石’一直被认为能沟通天地阴阳。因而皇帝写给上天的文书,就都刻在玉石片上,然后用金绳捆于外,外头再以金泥封死,加以玉玺为印,最终埋在泰山之上。

    算是把天子的祈求送达天听。

    自古以来,封禅皆有此礼,秦皇汉武也不例外。

    只是秦始皇汉武帝的《玉牒文》皆是最高隐秘,除了两位帝王自己,谁也不知其上具体内容,不知两位帝王究竟向上天祭告了什么。

    然而……李治选择了另一种做法。

    “兄长,我所祈求,已然昭告天下。”

    他将自己封禅时,对着天地神灵所写的玉牒文,再一一写与兄长——

    “嗣天子臣治,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今谨告成东岳,归功上元。伏愿大宝克隆,鸿基永固。凝薰万代,陶化八纮。”[2]

    他向上天所祷——

    愿大唐国运昌隆,江山永固!

    愿大唐威名庇佑八方、护民万代!

    **

    官舍内。

    姜沃也正写到这一段。

    “令月,婉儿。”

    “我已亲见‘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申锡无疆,宗我同德。’的盛世。”姜沃想起了先帝年间的参天可汗路,想起了显庆年间的数场战事。

    大唐,是真正的‘万里山河’,江山辽阔。

    姜沃认真写道:“我盼着你们如我一般,不惑之年能见此盛世——更盼着后世人,亦长享此盛世荣光。”

    “便如先帝所期盼的那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