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姜侯的‘本意’-《[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然家族支脉颇多,说不得就有远房别支不肖子孙,打着家族旗号,行‘逼良为奴’事,败坏家族名声——若有此等悖逆之人,姜侯只管查处。”

    这便是‘送功绩’,表示可以让姜侯查走一批‘违律奴婢’、‘侵买的永业田’,甚至可以抓几个世家旁系顶顶罪,哪怕去州县衙门做几年牢也没关系啊。只要让姜侯给京中一个交代,姜侯也就好在此处高抬贵手。

    大家你好我好,点到为止,万事大吉!

    罗家主说完,就见姜侯浅淡笑意,多了些真切。

    只见姜侯用杯盏点了点桌面,对几位随行的书令史道:“诸位家主大义之言,且记下。”

    几位书令史俱奋笔疾书。

    诸世家自为‘终于’摸到了姜侯的本意,场上氛围才彻底宾主尽欢起来。

    罗家主笑道:“玉娘一人清奏也无趣,不如继续行些酒令?”

    说来,方才正是因为行酒令,才让姜沃看到了世家培养人的水准。

    世家自矜风雅,行酒令也是如此,多有诗词曲律相合,甚至连最简单的抽筹令决定喝几杯酒,都文绉绉的。

    比如此时案上的一只金龟背着的玉烛酒筹筒,里面的各色酒筹,就不止简单粗暴写着‘喝3分(三分之一杯)、5分(半杯)’,而是很讲究的配上经史子集里的名句。

    譬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客五分’——抽到这一根,便是在座客人皆饮半盏,主人不饮。*

    故而世家在培养贴身侍女、侍宴姬妾以及歌舞伎的时候,不但会教认字,还会教读经义文章,更乃至律令、吟咏、作赋,当场作曲等技艺。

    姜侯边看边颔首:教的很好,很快就是我的了。

    **

    浔阳楼上。

    玉娘就见身旁的一个舞伎伸出手,手里躺着一枚玉钩。

    在场诸人纷纷喝彩:“姜侯实在神算。”

    这是一种名为藏钩的酒戏。

    说来,玉娘被教习多年,酒筹、投壶、藏钩、飞花令等各色酒席玩意儿她都很精通。

    但藏钩于手,是她最不喜欢,或者说最恐惧的酒戏。

    何为藏钩?

    是宴席上少则十数个,多则数十个歌舞伎站在一处。主人家取出一枚小巧的玉钩,然后让其中一人藏在手里。

    由在座客人来猜,这枚玉钩究竟藏在谁手里。

    其实是颇为无聊的酒戏,只是因其有典故,来自汉代‘钩弋夫人’,故而很是流行。

    这是玉娘很畏惧的游戏。

    因玩到藏钩游戏时,在座宾客多半是酒意浓厚。

    酒盖住了脸,就会有人不肯坐在椅子上,而是借口‘近察神情而猜藏钩’来至歌舞伎之中。

    玉娘因生的美,总是会被人多问两句,可有藏在你手中。

    哪怕玉娘垂首只是摇头,还会有人去捉她躲避的手道试试才知道,更有甚者会去撩她的罗衣,嬉笑道:“若是手中没有,可是藏在了身上?”

    宴席至此,便多有拉扯不堪事。

    但今天,因为姜侯坐在座中安然不动。所有人也就都规规矩矩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乱猜究竟在谁的手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