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抄家还是要抄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姜沃随口道:“我倒觉得陛下不会在意。”

    比起旁的朝臣,崔朝看了太多皇帝流露真实情绪,与他凡事有商有量的样子,难免对皇帝也有点滤镜。

    其实……在姜沃看来,皇帝才是个标准的抄家分财产热衷者好不好。

    “永徽年间的事儿,你都忘了?”

    这些旧事过去多年,姜沃也还记得。此时便道:“那时候长孙太尉把持朝堂,以‘房遗爱谋反案’牵涉诸多宗亲,哪怕侥幸不死的,至少也要是个抄家流放。”

    “当时皇帝在常朝上,还曾落泪来着,道‘皆为朕之至亲,不忍治之于法。’,还是长孙太尉坚持要抄家。”

    “然后呢?”

    崔朝沉默了,他想起来了。

    然后那一年过年,皇帝就在观德殿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射比’,将那些抄数十宗亲朝臣之家得来的金银珠宝,分门别类在观德殿摆了五大垛,召集诸在京宗亲、文武九品,甚至当年鸿胪寺的蕃客,一并来射比赢财,很是尽兴。[1]

    不过,姜沃想,也不能怪崔朝对皇帝有滤镜。毕竟皇帝虽做了这样的事儿,但还有许多人觉得皇帝本身是‘宽仁不忍的’,是被长孙太尉逼着抄亲戚家。

    这就是……姜沃腹诽道:会哭的男人最好命吧。

    实打实的亲戚,只要犯了错,在皇帝眼里都是‘待分的移动金库’,何况是江南西道这些损国肥私的世家。

    估计到底有无罪证,皇帝都不会很在意。

    就如当年,不少宗亲也是被长孙太尉顺手塞进谋反案的。

    “何况,这次还有他们世家内部先乱起来,出了真正的带路党,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

    崔朝搁下笔:也是,无论什么样的联盟,从内里崩塌,总是最快的。

    江南西道的世家,也不都是罗氏、涂氏这样肆无忌惮作恶又看不清形势的人。

    比如姜沃手里拿着的,最新一份状告,就不是来自于百姓,而是来自于同为世家的豫章翟氏。

    *

    正如世家中会出明白如王神玉之人,洪州世家里,也有敏锐之人。

    比如翟家。

    从一开始罗家主召集人要‘先礼’的时候,就只有翟家主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提出若是先礼后兵这两招都不管用,姜侯真要彻查‘隐户’和‘侵占田垄’,你们要如何预备?

    只是当时没人听他的。

    翟家主……就自己预备去了。

    若说浔阳楼之宴后,翟家主也有些怀疑自己是想多了,但当听闻京中有将军带兵来到江南西道后,翟家主就再也不敢自我欺骗了。

    姜侯这何止是来真的啊!

    这时候壮士断腕,说不定还能保住躯体,若这时候不断腕,就只能断头了。

    而且翟家主还怕自己断腕不够,为了保住自己的头,很不客气的送上了别人家的头。

    “其实,有没有这份状子,对翟家来说,差别很大。对咱们来说,差别并不太大。”

    姜沃说完这句话,黑齿常之是点头的。

    翟家的告发,或许会帮他们减少一些舆论上的纷扰,加快抄家的进程。但其实,最后的结果都不会改变。

    这就是来自国家层面上的碾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