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见天后-《[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怎么又空出来一个相位啊?!

    姜沃也听闻了此事,且说一向低调的卢宰相卢承庆,也是朝中所剩无几的,贞观年间就走入朝堂中枢的宰辅了。

    他在贞观末年就做到过尚书郎中,亦做过户部、兵部两部侍郎。

    而那时候姜沃和王神玉,还一个在太史局看天,一个在司农寺看地,完全没摸到三省六部的边呢。

    如今卢承庆也告老还乡……可以说从此后朝上林立的重臣,就都是皇帝登基后才提拔的官员了。

    姜沃感慨的是渐行渐远渐无书的贞观朝,而王神玉感慨的则不同:“卢相也真是的,才七十五岁,何必急着致仕告老呢?刘仁轨比他也小不了两岁啊。这点上,他真该学学刘相。”

    姜沃:……

    都快上了八百封致仕奏疏的王相,您要不要听听自己在说什么?

    王神玉丝毫没有‘丈八烛台’的自觉,而是语重心长对姜沃道:“总之,如今中书省、门下省两个相位空缺——你得先应下我,若天后问起你的心意,你得选中书省。”

    经过上次裴行俭事件,王神玉深刻吸取了教训:他当时让刘仁轨别跟他争没啥用啊,得争取到本人的意见才行。

    他说完后,却见姜沃沉吟片刻,并未应下。

    王神玉甚至停下脚步,向来风雅神色上难得露出几分惊讶:“怎么?难道你更愿意去门下省?”

    难道比起他来,姜相更愿意去跟辛茂将搭班?

    王神玉惊讶过后,忽然发现,也不是不可能——反正辛茂将应该是很乐意姜相过去的,两人可以一起愉快为国库收支谋划。

    那也不是门下省了,估计可以改成高级户部了……

    姜沃道:“只是中书省掌天下军国政令拟诏,我其实并不太擅长拟规制各异的诏书。”

    需知诏书光大类,就有七种,册书、制书、敕书等各不相同。

    王神玉丝毫不以为意:“我又不是没见过你的公文和奏疏,再无疏漏的。诏书不过多些雅丽用词罢了。”

    “你就当写应制的官体诗差不多,我记得每年元宵,你的应制诗,二圣都是称赞的。”而且每回都能得到帝后格外赏赐的宫灯。

    姜沃:……这,这就有点回旋镖了。

    她只得再次强调了下自己不太会写辞藻繁丽的诏令,见王神玉坚持,姜沃想了想接下来的朝堂,也就点头:“好。”

    王神玉这才欣然而去。

    姜沃独自走入了紫宸宫。

    **

    再见到媚娘时,姜沃只觉得心静。

    人道心为心境。

    大概心也如这天地之间的环境一般,有风云有雨露有生灵万物,如同日升月落一般时刻不歇的流转着。

    而重新见到媚娘这一刻,姜沃只觉得‘心之境’中——风云止,日月明,万物安。

    “回来了?”

    “我回来了。”

    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说出这句话。

    就像是之前在掖庭的很多年,姜沃从太史局当值后回去,无甚差别。

    说过这句话,姜沃才走上前。

    在她整袖之时,媚娘就已经从御案之后走出,直接握住她正在整袖的手:“无外人,行什么礼。”

    姜沃笑道:“我是要取尚方剑,归于天后。”

    媚娘这才放开她的手,见姜沃重新整过官袍宽袖,郑重双手奉上尚方剑:“臣幸不辱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