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新的规划-《[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她走过来坐在文成对面,因走的急,发上王后特有的金花冠上的几枚金花略微晃动,在烈阳下折射出刺眼的光。

    文成都不由眯了眯眼:吐谷浑……极盛产黄金。

    其实之前吐蕃数次派使者入京,想跟大唐瓜分下吐谷浑,并且表示若如此,两国永结同好。

    当然,帝后没有信这种鬼话。

    但少不得有朝臣是信的:觉得与其备兵吐谷浑与西域,时不时与吐蕃短兵相接,还不如分一半吐谷浑给吐蕃,以最小代价换的边境平静。

    此建言已被帝后驳回多次。

    朝中眼明心亮的宰相们,尤其是领过兵的重臣们,也都很清楚:没有什么最小代价的和平,分了吐谷浑,只会壮大吐蕃。

    当然还有一位宰相估计是从黄金考虑的——辛侍中在朝上斩钉截铁道:“吐谷浑是我们大唐不可分割的属国,是绝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

    文成这一走神,弘化公主已经一目十行先粗粗看了一遍报纸。

    果然最令她注目的也是被写在头版头条的大事记——“天后居然改了丧服制?!”

    不比文成提前知道些内幕,骤然看到此事的弘化公主是真的被震惊了。

    她惊过后又很快笑道:“只怕接下来,西域,不,天下各州县,各地官员都要为这件事争的沸反盈天了。”

    礼法向来是最容易吵架的点。

    文成颔首,必会有巨大争议,但文成并不为此担忧,相反——

    甚至这才是文成所预测、所庆幸的,报纸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前景:政治舆论以及观念的潜移默化。

    她想起姜沃给她写的书信:一道政令和改革,不怕有人反对,就怕无声无息都没人讨论,更怕没人看见。

    如今这道‘父在为母齐衰三年’的诏令,随着报纸,迅速在大唐的地界上传开来,舆情交庆沸然。

    这是件好事。

    甭管有没有各州县的所谓大儒读书人反对,也甭管会不会市井之间升斗之民都可以指点朝廷政令的对错,但……有人讨论和持续关注的社会现象,才能形成舆论,才能激起水花。

    文成看了好几遍这条简短却明晰的诏令解释,心下更慰:姜沃出海那一年,天后也给她来过两封信,但应当是政务繁杂的要命,那信的墨痕都是断断续续的,一看就是在偶然有暇时才赶着写几笔。

    而姜沃回京后,天后连笔触都显得悠然许多。

    甚至……文成继续看着报纸:天后都有空腾出手来整理礼法了,还不是一桩礼法——

    弘化公主并没有在意的一条大事记,文成注意到了:“天后下诏重释五礼之仪,共一百五十有二。”

    何为‘五礼之仪’?即吉礼、宾礼、嘉礼等五种仪制流程。

    譬如‘天子祈谷于圜丘’每一步该怎么做,‘遣将时告于太庙’的具体流程又是什么。凡此种种不同国家典仪的流程,有一百五十二条。

    这些礼仪面上都很重要,但实则,对真正的权柄军政一点都不涉及。

    天后下诏要重释五礼之仪,那就是要礼部翻阅典籍把这些礼仪都对着古书找到且注释来源,没有个大几年,应该干不完这个活。

    而太子……就在礼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