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也或许,她从没有想过此事。 但终究,历史的终局摆在这里,吕后没有称帝。甚至在东汉光武帝之时,以‘吕太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为由,被挪出了高庙,连高皇后的尊号都被拿走,上给了薄太后。[1] 在这之后,临朝称制握住皇帝权柄的太后还有数位:东汉和熹太后、顺烈太后、东晋康献太后…… 然,皆以太后位止。 媚娘放下了手中的《汉书》。 她曾经在掖庭待了多年,无数寂寥的天光时日,她都在看书。故而于经史子集多有涉猎,在书中看过了许多前人,亦效仿了许多先贤。 然而…… “我今欲行之事,遍求载籍,未有先例。” 没有前路可追鉴。 那便—— “自我作古!” 那一日的天后,想起年少时,感叹吕后权力与魄力的自己。 她在史册中,沿着先贤之路走来,而今,她要去走自己的路了。 后来人,会如何感叹她? 而在天后身侧,姜沃替她合上了那本看了无数遍的《汉书》。 两人立于窗前。 窗外,是红如烈火的夕阳。大约是要有一场暴风雨到来,天边云霞色泽灿烈地宛如要滴落下来一般。 姜沃侧首,看到天后眼中映出的天空。 天后道:“孟夫子曾言: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曾言道,按说这天下大势,五百年间该有人杰现世,闻名于世间。然而,孟子又慨叹道:自周以来,已经七百余年,已过其数,还未有人杰。 不过孟子到底是孟子,之后话锋一转,表示我就是那个人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姜沃听媚娘此言,屈指算来,自吕后临朝称制至此,已然八百余年。 那么…… 身侧媚娘的声音传到姜沃耳中,冥冥中,姜沃却仿佛也听到了史册中的武皇,说出了一样的话—— “若要女子登基为帝。” “古今天下,舍我其谁!” ** 宏道元年,十二月初五的清晨。 天后立于九重阶上,久视群臣。 久到朝臣们只觉度日如年,却又完全不敢催促,只能看着自己呼吸的白气在冬日里消散。 终于,天后开口了。 “先帝生前,久困于太子之选,数年未能钦定。” “正为如今诸储或年少不谙,或稚童幼子,贤愚难辨。” “我与先帝之心等同。国之大位,岂能轻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