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杀王双-《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
            
            
            
                
    第(1/3)页
    武城一役后,蜀军白得一城池,又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几里。
    而魏军,平白丢了几千军士不说,又吃了一次败仗。
    好在军心还在,士气没崩。
    司马懿继续熬,熬到蜀军补给线出问题,而魏军援军抵达后,才会有进一步动作。
    哪知前线战机瞬息万变。
    忽有探子来报,蜀军拿下武城后,蜀军副都督曹君也学那诸葛亮,带了一千军士,只身前去安民。
    原本只是一普通情报,司马懿却双眼一亮,从中窥到了取胜的良机。
    “那曹君身高几许,作何打扮,身边领军将领是何人,走的又是哪条道?不得思考,速速作答?”
    魏军探子不疑有他,迅速回道:“那曹君身高七尺有余,白袍银铠,手持一杆银枪,骑在一匹马上,身边领军将领是姜维,属下在山中小道一路跟了几里,定不会错。”
    (古代一尺相当与现在的7、8寸样子,7尺就是现在的165-175左右,七尺有余=180CM,这样算没错吧?)
    司马懿眼珠子转了转,又问道:“确定只有1000军士随行?”
    “确认无疑!”
    探子退下后,营中诸将纷纷主动请缨。
    那曹君仗着武艺出众,实乃胆大妄为,只带1000军士,就敢出营。
    此乃天赐良机。
    定将他消灭在去武城的途中。
    司马懿还未开口,魏将王双便道:“大都督,末将只需5000军士,定将曹君人头送上,好让蜀军群虫无首。”
    其他将领也纷纷开口请令。
    唯独徐晃一声不吭。
    司马懿对徐晃还是比较看重的,反问道:“老将军如何不开口?”
    徐晃道:“那曹君有万夫不当之勇,若是5000军士,打败他容易,留下他却是千难万难,是故不开口。”
    虽然徐晃有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嫌疑,但徐晃先前与曹君在街亭多有厮杀,对曹君比较了解,是以众将虽心有不满,也没有表现出来。
    只是有些泄气。
    好不容易窥得一战机,没想到在曹君的个人勇武之下,显得有些鸡肋。
    司马懿突然笑了笑,“谁说我要去截杀曹君?”
    “曹君走后,如今蜀军大寨无大将坐镇,那马岱还在武城未回,这就是我说的良机。”
    诸将此时才纷纷醒悟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