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心之所向 第二十六章 说那修行和道理-《执掌今朝》


    第(3/3)页

    接下来是先生和学生的一些问答。

    “先生,我有一件事不懂。”

    “说说看。”

    “我看到过一个年龄较小的人,问一个年龄较大的人一个问题,年龄大的人应该是知道的,可是他却没有告诉年龄小的那人答案,而是取笑他怎么那么傻,那么笨,连这种问题都不会。

    我便想,年龄大的那人又什么资格取笑那个年龄小的人,难道他是生来就懂的,难道不是别人告诉他答案他才懂的,再说了就算他是自己懂的,又为什么要以取笑为乐之后,又不告诉问问题的那个人问题的答案。

    我又想过,不管是自己辛苦求得答案的,还是别人告知而知道答案的,在后来人询问的时候,说出答案,给别人指出一条明路捷径,说的人是不是就觉得损失了什么?因为很多人都是不愿意。”苏青问道。

    “那你听听先生我的道理,别人问你问题,你愿不愿意说,是你自己的事,说了当然好,不说也没有不好,因为答案是你自己的,愿不愿意分享无关对错。至于会不会损失,要因事而论。

    比如迷路于山中,偶遇进山砍柴人,给迷路者指引明路,会损失什么吗?我看不会,或许还能结下善缘,何乐而不为?不指引,不会得到什么,可能还会被人说一句是无情之人。再比如,穷人问富人,如何赚钱,富人可以说几句良言,可要说那赚钱之道的独家细节,那就真的会失去一些东西了,是吧?不说,是有理的。再比如那赌场,赌者问开大还是开小,这样可能不会得到答复,还会被打一顿咯。

    再说知道答案而骂人这件事,说不说是你自己的事,骂人就不对了,仗着自己知道而别人知道,就可以随意辱骂别人,这其实是心的不正,心中恶的体现。不该,不善呦。”孔秋摇了摇头说道。

    “是呦,是呦。”苏青的双腿起起落落的。

    “是什么啊?”孔秋看着玩性大发的苏青问道。

    “不知道,不过是觉得骂人是不对的。”苏青对孔秋笑着说道。

    “那就善了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