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孔秋去敲了敲门,很快便有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开门,那男孩子气质大方,将大门打开一扇,仰着头恭敬地对孔秋问道:“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吗?” 高大老人笑着说明来意,那孩子说要请示一下自家老爷,然后重新关上门,跑向了自家老爷此刻所在之处。 这北墨城县令姓名为陈庆,父母在那一场小瘟疫中死去,陈庆虽然度过了那场瘟疫,却是家破人亡,而过去的岁月里全都在读书,什么粗活重活都不会干,但是陈庆总要尝试,便在打工的地方遇到了当年的苏哲。 陈庆事情没干好,就被管事的殴打,还没有饭吃,最后是苏哲分了自己的饭给陈庆,还买了药帮其疗伤,其间陈庆教苏哲识字,还像说书人一样讲那书上的故事,一来二去两人便熟识且相互扶持。 不过在经历一些风波过后,苏哲有了一些机遇,不用当打工下人了,地位水涨船高,陈庆便在这时提出要前往京城参加大考,因为在大考之中一旦有了名次,就有机会入朝为官。 苏哲没有挽留身边这位如同军师的陈庆,凑了一些盘缠出来,交给陈庆用作去往京城的路费,两人就此分别,一别便是七八年,再见时,一个是北墨城的新晋势力头子,一个则是承运皇命来北墨城上任的县令大人。 如若不是陈庆,已经在北墨城扎根的苏哲,在错综复杂的势力之中勾连不清,根本无法脱身出去,得以离开北墨城寻找故乡,所谓的回村安享晚年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只是后来为了苏家村的经济,苏哲又重新操心起了生意,重新一只脚又踩在了北墨城势力的浑浊水沟之中,不过如今北墨城的县令因为是陈庆,过去几十年的那些黑帮式的风气,已经被清理得差不多了,现在的北墨城有些地位的人都自称是无尖不商的好人、清白人,为整个人城的发展做贡献,那些黑色手段渐渐的就少了,乃至没了。 因为每个人都想好好生活,谁都不想对手是一个不择手段、不讲规矩的人,就怕哪天睡觉中,就被人一刀给做掉了。现在所谓的太平,晚上府邸周围也不用叫下人巡逻了,人人都可以睡觉安稳,不用担心受怕地杀人或者被杀,要是谁坏了这太平的规矩,不用说是县令大人陈庆要追究,其它势力头子都要义愤填膺地找出坏了规矩的人。 很快,那个孩子重新开门,说是他们可以进去了,带着孔秋前往陈庆所在之处。 县令府前面是县令办公的地方,后面就是私人住宅区域了,那自称为陈庆的书童的孩子带着三名客人来到里院大厅,陈庆已经在等待了,宽大的大厅之中有一张大木圆桌,桌上茶具摆放整齐,烟气升腾,茶叶已经泡开了。 见到孔秋三人进屋,陈庆起身迎接,苏青立即对其开口说道新年好,陈庆自然回之。 待孔秋和苏青都入座后,陈庆也坐了下来,那名为陈天晴的书童和雪鸟各守本分,依旧站在自家主子旁边。 陈庆给孔秋和苏青递茶,然后问道:“老先生怎么会带着苏青来北墨城?”因为孔秋若独自来此,没问题,但是外加苏青,那肯定是有事,大事小事家事国事天下事,陈庆言下之意问的就是什么事,为了什么事而离开苏家村,来到了北墨城。 不容孔秋开口,苏青便对陈庆解释,最后说道:“家父叮嘱我要来陈叔叔这里拜个年。” 陈庆去过苏家村多次,知道也见过孔秋,是一位在苏家村小山上办学舍的老先生,也不收学费,靠着当年偶遇苏哲时的约定,在苏家村教书,领着不多来自苏哲那里的物资过日子。其实苏哲不止一次要多给孔秋多一点的物资,还想帮老先生的房子装修好一点,但是都被老人以书上的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给回绝了。 “书上说‘坐而论道,起而行之’,又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到了那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读书人啊,苏青你有此机会,可以有那么好的一个先生陪着你游学,是福气啊。”陈庆对苏青说道。 后者笑着点头。 跟苏哲年纪相仿,如今也已经中年的陈庆,富有书卷气,即使当了官,也未曾舍弃当年最喜欢做的事,小时候的陈庆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读不完的书了。 中年的陈庆既有读书人的温润,也有身为县令大人的威严,不过此刻只是苏青眼中,跟父亲关系很好的陈叔叔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