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入手两栋中环大厦-《重生大亨崛起》


    第(2/3)页

    纽壁坚道:“是这样不假,不过如果徐生你想收购足够的股份,股价必然暴涨,我这个价格很合理。”

    “50港元,这是我的报价。”徐志说道:“我又不是收购控股权,没必要一定购买,况且现在外面的72港元还是偏高的价格,只要再等几天,估计会跌到更低,到时候怡和的亏损只会是更大,纽壁坚先生还是回去好好想想吧。

    如果改变主意,你知道该怎么联系我。”

    对于纽壁坚的漫天要价,徐志根本懒得理会,九龙仓的确是一家优质公司,现在的资本市场也看好海港城项目,但目前高昂的股价完全是因为两方收购造成,只要再等一段时间,九龙仓的股价应该会稳定在40港元左右,只要再等等,不愁怡和不低头,毕竟,没有控制权的九龙仓股票,对于置地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

    “叮叮叮……”徐志刚刚在办公室坐下,电话便响了起来。

    周希倩接起电话,很快便递给了徐志道:“徐生,是姚经理电话!”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徐志需要同时知晓几家公司的发展情况,秘书部门也因此成立,霍建宁担当部门经理,旗下有几位国际常青藤毕业的高材生,每天的任务就是负责收集分公司的信息,同时汇集起来上交给徐志。而徐志个人生活以及工作行程的安排则是秘书周希倩的工作。

    徐志接过电话,说道:“是我,老姚,谈判怎么样了?”

    姚明诚在电话里说道:“已经谈成了,张玉良答应将联邦、国际两栋大厦以14.7亿港元出售,而张家在元朗、新界、葵青的一些地皮以1.6亿港元全部卖给我们。”

    “好,不错,你立刻去一趟渣打银行,这两栋大厦我们只出一成的现金,其他的全部走贷款,以后再使用租金来慢慢还贷。其他地皮的话交给马士民,能开发的早点开发,不能的直接卖掉,早点回笼资金。”徐志高兴的说道,发自肺腑的高兴。

    中环的租金本身就高昂,在整个80-90年代,也就83-84年下跌了一点,待85年之后,内地经济开始腾飞之后,大量的外资意图以香江为跳板进入内地,香江的商业写字楼租金连番几倍,现在虽然9成贷款,但估计不到90年,高涨的租金就能还清这笔贷款,也就是现在只花1亿多港元,就可以预定90年代中环的2栋大厦,到那时,光租金一年就能达到三五亿港元,总价值更是能超过50亿港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