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一对虫王级蛐蛐!-《山村小仙农》


    第(3/3)页

    宋檀儿说道:

    “我怀孕了,修生养性,不斗蛐蛐了,……我想做蛐蛐罐子也有门道吧,你给我讲一讲!”

    陈青牛正色道:

    “俗话说,玩虫一秋,玩罐一世。蛐蛐罐是众多玩家必备之物,罐子就是蛐蛐的家,蛐蛐就如同战场上的将军,吃不好、喝不好,身体不舒服,便不可能打得了胜仗。

    蛐蛐虽小,也要精心对待。

    直径十几厘米的蛐蛐罐中,精心安放着饭板、水碗、厕所等器具,让蛐蛐食无忧,居于安,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好的一面。

    传统的蛐蛐罐分为“南盆”和“北罐”。

    “南盆”璧薄,相对轻巧,形状繁复。

    北罐璧厚,相对简约,保温性、隔音性较好,北罐更适应北方的气候,虽然外观略显笨重,但实用性极佳。

    南方温度较高,所以薄璧的罐就能满足需求,北方入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厚璧罐更保暖。

    蛐蛐对居住环境要求很高,平时喜干燥,湿度过大,便没了精神。

    北罐一般会在罐底部,再加上一层塘底,保证蛐蛐居住环境的干燥。

    在蛐蛐罐收藏领域,有这样一个排名:永乐官窑、赵子玉、淡园主人、静轩主人、红澄浆、白澄浆。

    由于永乐官窑以及赵子玉蛐蛐罐在的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因此明代的蛐蛐罐就成了珍品。

    存世最早的蛐蛐罐,应是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

    宋檀儿说道:

    “咱们回去,明天你做一个红泥蛐蛐罐,将真青蛐蛐放进去,我用狗尾草斗一斗它,看其开牙如何!”

    “嗯!”

    陈青牛应了一声,和宋檀儿原路返回。

    他在回去的路上,闲来无事,抱着碰运气的心态,探知周围,逮到了一只头,项、翅、须均为红色,六足雪白,配白牙的真红蛐蛐。

    陈青牛用意念和真红蛐蛐交流了一会之后,将其放在肩膀上,带着它,和宋檀儿一同朝篱笆小院走去。

      


    第(3/3)页